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集刊编辑部应邀参加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25-09-16

    2025年9月13日,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在山西省大同市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山西大学联合主办,以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为主题,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共襄盛举。

    学术集刊作为学术研究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学界各单位每年举办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开幕式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致开幕辞,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致欢迎辞。中共山西省大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宣传部长王明厚,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军,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晓哲等分别发表讲话,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强调了学术集刊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会议现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纪委书记刘德顺宣读了年度CNI名录集刊、优秀集刊获奖名单,与会领导为年度优秀集刊、优秀新创集刊奖获得者颁发了奖项,表彰他们在学术集刊领域的卓越贡献。

    在经验交流环节,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办刊经验和心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民商法论丛》副主编朱广新探讨了法学集刊在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教授,《社会史研究》主编行龙介绍了《社会史研究》的办刊经验,强调要砥砺学术,守正创新;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主任、教授,《遗产》集刊执行主编王晓葵分享了“遗产” 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之路;教育部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应用伦理》《伦理学与公共事务》主编李建华则就学术集刊的定位、站位与补位进行了精彩发言。

    下午的分论坛环节,设置了法治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与经济研究、历史与国别研究、文化与文明研究等多个分论坛。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中医药文化与理论》集刊编辑部张卓文老师参加了文化与文明研究分论坛。

    (文化与文明研究分论坛现场)

    在闭幕式上,张卓文老师作为文化与文明研究分论坛代表进行了总结发言。围绕“集刊的学术使命与文化传承” 这一主题,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高度融合的综合性医学体系,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中医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活态的知识创新源泉。当今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以《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为代表的中医药集刊致力于打造一个聚焦中医药文化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内涵,推动中医药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并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在集刊建设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方面,应避免陷入“技术万能” 的误区,不可完全依赖技术手段。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工具性存在,缺乏人类的主观意识与灵魂深度,无法替代人类进行复杂的思辨与精准的价值判断。对于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深度阐释、创新研究路径的探索等关键环节,学者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独具匠心的学术见解,才是推动研究走向深入的决定性力量。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也肩负着重要的传承使命。集刊需将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作为根本核心任务,通过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从中医药哲学思想的精髓、文化传播的创新方式、历史渊源的演变轨迹等多方面切入,进行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同时,要注重深化与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携手推进文化传承项目落地,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公众视野,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水平与情感认同。

    (张卓文老师在闭幕式上发言)

    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的召开,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学术集刊的发展,提升学术集刊的质量,更好地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年会不仅为《中医药文化与理论》集刊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医药文化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新思路、新契机。未来,集刊将继续秉持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初心,持续创新发展,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兴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 学校微信
    • 研究院微信

    版权所有©浙江中医药大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0571-86633077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联系电话:0571-86633077 邮编:310053
    Copyright © 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